影評 —《無聲》赤裸人性黑暗面 年度不寒而慄之作
台灣電影《無聲》貴為2020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電影,改編自真人真事,以尖銳的校園欺凌事件為題材,口碑當然不錯。我們A姐M佬期望甚高,電影確實沒有令我們失望,故事赤裸地反映現實,描寫深刻細緻,對比鮮明,刻劃出受害者的恐懼及無力感,渲染不安的氣氛,張力十足,結尾更令人不寒而慄!
電影講述聾啞少年張誠轉到啟聰特殊寄宿學校就讀。聾人的世界,卻不比聽人的世界寧靜。當他發現校車最後一排的「遊戲」,融入新生活的欣喜之情,瞬間成為恐懼……眼見心儀的女孩貝貝在遊戲中遍體鱗傷、學長小光氣勢狂妄不可質疑,一群同學們又天真無害,張誠忖度著是否該揭開遊戲的殘忍真相,或加入遊戲的行列?當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界線越趨模糊,盤根錯節的苦痛、無可傾訴的怨懟,種種困惑與不安在無聲的校園蔓延。
窺探聾啞人士的世界
電影《無聲》如片名一樣寂靜無聲,故事以聾啞少年張誠的視點敍事,透過聾啞人士的手語和表情,刻劃細膩,確實較平時的電影「無聲」,觀眾要依靠看字幕了才能解手語的意思,窺探聾啞人士的世界。主角的助聽器掉落時,馬上感受到聽障人士的耳鳴聲及不安的恐懼感。另外,開首被偷錢包、戲院座位重複、街市被撞倒等場景都旨在反映聾啞人士與外界「聽人」溝通的困難,更諷刺主流社會為何無法尊重及包容聾啞人士。
細緻真實地反映現實
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,取材自於2009年被揭發的台南啟聰學校醜聞。電影沒有利用誇張的描寫手法,反而用細緻寫實的筆諷,活生生地反映黑暗的校園集體欺凌案,刻劃人性險惡的一面。啟聰學校是有百年歷史的聾啞寄宿學校,環境清幽,學生經常笑口常開,看似是聾啞人士的世外桃源。可惜,當主角張誠發現校車最後一排的「遊戲」及學校,背後的黑暗邪惡面跟前文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學生嘗試投訴,卻徒勞無功,受害者貝貝更叫主角應該跟他們「一起玩」,那種無力感令人看得心寒。然而正因為電影愈寫實,便愈可怕,更有力地反映人性黑暗、殘酷及變態的一面。電影以大量黑暗、荒廢的場景及詭異聲效,渲染出不安的氣氛,其中小光「一起玩」的手語,更讓人不寒而慄。
受害者與施害者
電影名「無聲」一方面當然是指聾啞人士世界寂靜無聲,有口難言,另一方面是講述就算聾啞人士嘗試投訴,校長和老師為了維護校譽,長期掩飾隱瞞醜事,充耳不聞,亦成為「無聲」的一群。不過故事沒有妖魔化校長和老師的形象,反而著重刻劃受害者的痛苦及施害的禍害。故事後段揭露主腦小光曾經也是受害者,其內心世界的掙扎刻劃得十分細緻,再加上結局的一幕,強調受害者銳變成施害者的惡性循環,一傳十,十傳百的倍數效應,十分可怕,禍害深遠。也許,施害小光的美術老師可能也是受害者。
無聲 The Silent Forest
導演﹕柯貞年
演員﹕劉子銓、陳妍霏、金玄彬、劉冠廷、楊貴媚、張嘉年、張本渝
片長﹕1小時48分
級別﹕TBC
語言﹕國語 (中英文字幕)
上映﹕16.10.2020 (優先場) 19.11.2020 (公映)
(記住Like同Share畀朋友)
想緊貼A姐M佬嘅吃喝玩樂資訊,快啲Follow埋下面嘅Channel啦!
Facebook:A姐M佬 玩樂日記
Instagram:AandMDiary
Openrice:A姐M佬
大眾點評:A姐M佬
Trip Advisor:AandMDiary
Youtube:A姐M佬玩樂日記
報料或合作:keepintouch@aandmdiary.com